吴遵民 |“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应答
发布时间:2018-02-06
文:吴遵民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就当代中国而言,“教育是什么”关乎的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指向的是生命成长与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由于对教育内涵和本质的理解不同,目前国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亦面临不同的取向,有注重教育育人功能的,也有把教育与促进经济、增强国力捆绑在一起的。在一个讲求实利、崇尚效率的社会,人们似乎更热衷于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并期待教育能够为社会解决各种难题。至于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培养生命个体、提升生命品质又为何特别重要这一类探索教育本源问题的研究却少有人问津,以致于生命缺乏教育的呵护,教育缺失灵魂的支撑。为此,我们遍寻历史长河、细列社会百科,发现这一简单而又重要的课题竟始终悬而未决。如今,由叶澜老师领衔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积二十多年基层学校长期探索与研究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基本宗旨,而这一观点与立场正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应答。综观“新基础教育”改革二十余年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发展,其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特征。
第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紧跟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潮流,扎根中国本土教育实践,它是不断生长壮大的中国式教育学派。从学派创生的本身来看,这既是一部“新基础教育”团队坚定走自我发展之路的成长史,也是中国本土教育学派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孕育、发展并壮大的奋斗史。学派的成长不仅记载了“新基础教育”团队走过的每一条路、跨越的每一道槛,而且还承载着一大批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教育的挚爱和付出。自1994年“新基础教育”改革启动以来,至今已经历了孕育、初创、发展、成形和通化五个发展阶段。二十余载悠悠岁月,“新基础教育”团队始终矢志不渝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大变之局,不畏艰辛,知难而上。他们立足于宽广而真实的学校教育实践,深度介入学校的“生命场域”,并在中国教育命运的脉动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中,持续地探寻一条为了生命、依靠生命、直面生命,以及从生命中来、又自觉回归生命的教育发展之路。由此不仅生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而且最终形成了当代中国教育学创立与发展的标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第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的变革发展,通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共生,在将学校的实践经验提炼升华为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又将这些成果应用于学校教育,也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相互动从而实现了其双向转化与同生共长。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校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源于实践的基本原则,同时重塑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过程观和评价观,打破以“知识”“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真正在实践中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上述实践成果不仅集中体现在一大批学术论著之中,而且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生命,关注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还有效推动了中国学校层面和班级层面的整体转型。
第三,“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以成“事”与成“人”为宗旨。自生成之日起,即秉持“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之思想,并以成“人”与成“事”为着眼点去培育学生生命的自觉,这既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应答,也是对功利化教育的决裂与变革。所谓成“事”,强调的是教给学生生命的内涵,而成“人”注重的是对学生个体生命与个体人格的养成,二者的交互相融就构成了“新基础教育”的内容和本质。换言之,只有“在成事中成人,用成人促成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生命自觉与人性完满。这正如学派创始人叶澜所云:“教育学不仅是‘生命’的学问,或‘实践’的学问,更是以‘生命·实践’为‘家园’与‘基石’的学问。做教育学的学问,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道,‘论’是为了更好地‘行’。”“起而行道”的教育学就是要把生命看作教育的本源,将知与行、“成事”与“成人”有机结合,从而使人得以真正成为大写的人。以学生的“成人”和“成事”为核心目标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彻底扭转了中国教育实践中以知识与成绩为主导的“空洞”理念,而将人的生命注入知识、知识的价值融入教育,从而使教育真正闪烁熠熠的人性之光,散发灼灼的知性之美。
康德曾指出:“能够对人提出最大的、最难的问题就是教育。”诚然,教育之路漫漫,生命之理昭昭,如何让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正是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与发展的根本问题。“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正以直面当下、意取未来的气势,通过凝聚问题、点化生命的方式,为破解“教育是什么”之中国难题而作着不懈的努力。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六期,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正刊刊载之全部论文,从不收取任何版面费,有言称收费者,必为假冒,请广大作者仔细甄别,谨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