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学会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时讯 > 省教育学会

面向2035的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内涵、特征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3-01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涵组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不断走进教育领域,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技术力量。教育与技术相融合,驱动了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智慧学校、智慧教育等概念的提出,引发了教育信息化支持下的学校变革浪潮。信息技术蕴含的超越时空限制、海量资源集成、广泛互联共享、支持专属定制等显著特征和基于这些特征的数据分析、算法设计、模型建构、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为个性化教育的实现和学校教育的效能提升提供了可能,推动了传统教育模式下难以完全实现的个性化、高效率等教育改革目标的达成。在未来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技术将进一步充当促进教育实质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凝聚教育智慧和促成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获得与自身相适应的最优发展的关键支持力量。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也使融合技术应用的智慧学校建设成为未来中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学校的内涵界定

 
 
 
 

智慧学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马来西亚的“智慧学校项目”中。马来西亚教育部对智慧学校的定义是:利用信息技术系统设计并更新教育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培养具有技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全方位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人才的学校。在此之前,美国、新加坡、韩国等一些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陆续发布过一系列教育技术规划,这些规划后来都逐渐演变成了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智慧教育”计划。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智慧教育”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有侧重的理解。从智慧学校和智慧教育两者的关系来看,智慧教育是智慧学校追求的教育目标,智慧学校是智慧教育落实到学校的具体实现形式,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在中文语境中,“智慧”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与特征,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智慧”的核心是人能够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对内外部客观环境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综合分析且创造出适宜的认知或问题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最终高效达成目标的一种行为表现。如果把这种对“智慧”的理解迁移到学校教育领域,可以推论:具有“智慧”的学校,其各个组成要素都应能够充分感知、收集和分析学校中的人——学生与教师的学习和教学行为特点及需求,并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智慧发展、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实现每一位教师和每一所学校自身的价值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精准资源匹配和高效指导反馈。

因此,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智慧学校建设,并不应仅仅理解为基于信息技术对学校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改造,智慧学校建设的根本目标导向仍是对教育本原的回归和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追求,需要从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基本问题出发,力求突出教育的公平性、发展的全面性和对每个孩子不同个性特点、学习需求的适应,思考并回答学校如何顺应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大趋势,借助新兴技术手段更好地培养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实现育人过程更加智慧、学校管理更加高效等问题。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对智慧学校概念内涵的理解是:智慧学校是以实现智慧教育为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感知师生的教学行为和学习发展,并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个性化、智能化精准配置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产生最佳智慧型人才培养效果和最大管理效能的学校形态。

智慧学校的核心特征

 
 
 
 

围绕智慧学校应当具有哪些核心特征的问题,我们对2012年以来国内学者关于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学校、未来学校等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搜集整理,尝试通过将其中的特征描述进行统整归类,归纳智慧学校所应具备的共性特征,梳理智慧学校的发展趋势。

黄荣怀等(2012)认为智慧校园应具有环境全面感知、网络无缝互通、开放学习环境、海量数据支撑、师生个性服务五大特征。祝智庭等(2012)在论述智慧教育时,从设计者、教学者、学习者三个视角分别描述了智慧教育和智慧学习环境的基本特点。杨现民(2014)概括了智慧教育的主要特点,分别包括: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全球资源的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评价五大教育特征和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和可视化六大技术特征。胡钦太等(2014)提出:智慧校园应具感知与预测能力,实现多业务网络信息的实时传递、资源的整合与集约使用、智能化的决策管理与控制、开放多维的学习空间及面向用户的个性化、综合化、社会化。王运武、于长虹(2014)提出智慧校园的特征主要应表现在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科研教研等方面。孔凡哲(2015)认为:智慧型学校的智慧应体现在拥有智慧型校园、智慧型文化、智慧型课堂、智慧型课程、智慧型教师上。鹿星南、和学新(2017)综合国外智慧学校的探索实践,归纳出智慧学校具有基于情境感知技术的智能感知、基于高宽带泛在网络的无缝互联、基于大数据理念的智能管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优质教育资源集成共享五个特征。曹培杰(2017)、袁振国(2018)等也都进行过对于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特征形态的展望和预测(见表1)。

表1智慧学校的核心特征分析

 综合上述学者的主要观点,我们尝试概括的智慧学校的“智慧”特征如下。

(一)互联感知可交互的智慧校园环境

学校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促使智慧学校存在的物质属性和地理属性发生改变,逐渐形成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实体+网校”的学校新形态。智慧学校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整合,实现学校中的人-人相连、物-物相连、人-物相连,把学校中的所有人和物都有机联系到一个学校的“大网络”中,再把这个网络与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连接到一起。

在此基础上,智慧学校的“智慧”将首先体现在学校对校园环境中“人”的感知上。这种“感知”能力,主要借助生物识别、语音识别、射频识别、红外感应、遥感定位、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网络行为采集等技术,通过个人账号的ID匹配,使校园的现实或虚拟环境能够在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获取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的数据信息,并进一步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将感知到的数据转化并应用到学校管理、课程教学等方方面面。

从智慧学校的物理环境特征来说,学校的互联网络为师生提供了线下泛在的教学空间,校园中各区域配置的智能设施设备都可以成为师生随时获取所需学习资源的终端,实现校园环境的泛在可交互。与此同时,传统、固定、单一的教室空间设置和秧田式的桌椅摆放方式都将被打破,教室空间的功能布局将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灵活变化,学生共享的公共学习空间不断扩大,多功能学习空间逐步取代单一功能的学习空间,最终实现校园环境对师生需求的主动回应。

(二)丰富多样可选择的智慧课程资源

信息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将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方式呈现。智慧学校的课程教材与配套资源将在数字化背景下得到极大丰富,经过审核的各种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互动式和集聚式等数字教学资源将与传统的教学资源一起,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实现按需集成,师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变得极为便捷,多样化、系统化、系列化等特点将成为学校课程资源的主要特征。

课程教材、配套教辅及学习资源的全面数字化,能充分发挥数字媒介优势,通过校园中的开放式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数字化图书馆和搜索引擎等设置,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库。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学校课程资源的创生主体也将从本校教师拓展到他校、区域、异地、全社会甚至是全世界的能人志士,并最终促使研究者、教育者和学习者同时成为学习资源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既广泛地汲取他人创造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又将自己在研究、教学、学习中创造的资源,利用技术互联实现全球共享,促成教育资源边际成本的不断降低和教育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

(三)多元实时自适应的智慧评价模式

在智慧学校中,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数据产生的过程,也是一个数据能够被实时采集和进行智能化分析与反馈的过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日趋成熟,使学校能够通过多元实时的评价和数据分析产生对学习者的“认识”和“了解”,并依据这种“认识”和“了解”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这种智慧学校的评价“智慧”是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智慧”,而当评价能够进一步基于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预测和建议时,这种预测和建议的“能力”就完成了从“感知”到“思维”最终到“反馈”的“智慧闭环”。智慧学校的评价“智慧”主要有三方面关键特征:

一是实现多元学习评价与学习过程的同步发生。在学校互联环境的支持下,校园环境能够同步采集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数据,并利用特定的评价手段、工具和方法,对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知识技能掌握达成度和熟练程度、迁移水平及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与个性特长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可视化报告并在云端存储追踪性数据链,为教师充分把握学生个性特点、了解学生学业情况提供评价参考,也为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学业与发展提供反馈。

二是使自适应评价反馈和自适应学习成为可能。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基于技术的多元实时学习评价产生的数据,将通过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描绘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模型,并根据学习者当前的学习和作业情况,再与大数据库中大量学习者的学习模型进行比对,进而通过分析判断给出具有针对性、适应性的学习建议。这种依托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自适应学习方式,能为学生的教育全过程提供专属的人工智能学业助手,最大限度上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激励作用,为学习者预测并推荐最适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三是评价形式不断拓展与完善。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纸笔测验,也不再必然由教师实施,利用技术终端的评价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价和远程评价等各种教育评价形式都将成为教育评价的可用形式。同时,计算机自适应题库(CAT)的系统构建、智能人机对话、智能阅卷系统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使传统纸笔考试和评分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也为构建更加精准、公正和具有针对性的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了完善途径。

(四)泛在深度可持续的智慧学习发展

智慧学校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智慧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和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的智慧型人才。智慧学校通过技术与学校教学的深度融合,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结构性变革,不断深化智慧学校的“课程-教学-评价”一体联动,最终促成学生的“智慧”学习与发展。

首先,智慧学校的泛在学习环境将打破学校的“围墙”和学习的“围栏”,使线上与线下的学习充分融合,正式与非正式的边界变得模糊,学校将利用校园互联的开放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大型开放在线课程等具体技术实现形式,推动学生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和无边界学习。

其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紧扣学习规律的深度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常态。当代学习科学对人的学习规律的研究成果,为智慧学校的教学实践和技术应用提供了科学指导。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实现学生的学习发展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人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本身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智慧体现。智慧学校的学习“智慧”具体表现在:

一是更加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科学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意义的主动建构。从这一点上说,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本身可以认为是基于使用者的主体性的。这种关注学习者主体性的典型技术应用案例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实施的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更加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特点,更加关注学生对课程关键概念和关键原理的深度理解、掌握和应用,并能在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培养高阶思维的同时,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主动性等非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

二是更加注重真实情境下的学科和跨学科问题解决。学习科学强调学习与真实生活情境的问题之间的联系。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促使教学过程的真实情境创设更加便捷、学习过程本身更具吸引力、学习方式更具参与感和互动性。当前,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技术手段和游戏化学习等学习方式已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景化呈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投入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往往是跨学科的,因此,在智慧学校的学生学习与发展中,新技术支持下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和真实情境的学科与跨学科融合学习也将变得越来越普遍。

三是更加关注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调控和元认知发展。学习科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元认知调控和反思是深度学习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智慧学校中,学生通过校园环境对学习过程的数据采集和评价反馈,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结合教师的引导形成对后续学习的自我调控和自我指导。这种学习的调控性和元认知发展同样表现在学生的“学会选择”上。学生基于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在丰富的课程资源推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形成个性化课程菜单和资源库,甚至在未来可能实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和当前已达成的学习状况自主确定灵活学程的混龄学习管理方式。

四是更加指向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科学技术作为具有极其鲜明创新创造特点和面向未来的社会发展领域,其与学校课程教学的融合必然充分凸显学生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培养导向。智慧学校互联的学习环境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创新提供了技术媒介支持,技术融入并驱动的项目化学习、STEM和STEAM教育等,将持续对具有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智慧型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这些智慧学校技术支持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必将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时代变革和可持续的终身发展。

(五)专业创新高素养的智慧教师队伍

智慧教师是智慧学校的核心人力资源组成和智慧教育的首要实践者。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不断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并不能抹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而更加要求教师能够成为利用好技术红利,通过提升自身教育智慧来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的教育者,实现从讲授者到教学设计者和学生终身发展的引导者、激励者、影响者的角色定位转变。

智慧教师的“智慧”首先来自对先进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科学教育规律的专业把握,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学科与跨学科本体知识和从客观教育规律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育人专业能力。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也将成为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当校园环境本身能够产生大量的学习数据和分析结果时,教师如何判断和使用好这些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将成为教师“智慧”的集中体现。智慧教师要能够借助技术支持,不断创新课程资源和教学设计,通过对教育过程的数据分析,优化自身的教育行为,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智慧学习”和“智慧教研”。

随着教师在工作领域中的机械性、事务性工作将被极大缩减,更多的时间将投入与学生的真实互动与情感交流中。这意味着智慧教师需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全面素养来影响和引导学生。智慧教师的高素养既要包括高尚的师德师风、高超的育德能力,也要包括教师对于人类历史和现实社会各种文明和文化知识的广泛跨学科涉猎及由此积累形成的深厚人文底蕴。唯有如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才能统合成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支撑起学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终实现。

(六)系统高效全方位的智慧学校管理

智慧学校的学校管理将同样被技术重塑。学校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等都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的数据记录与共享,形成相互联通的整合式学校管理可视化系统,极大提高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校内软硬件相结合、人财物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突破。在此基础上,学校的管理系统还将能够依托校园内师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将多种管理要素结合到一起进行综合分析,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学校运行与管理中的智能预测、预警和咨询建议,确保学校管理决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此外,智慧学校的学校管理还能够基于校内校外的广泛互联,实现开放的全方位管理,与家庭、社区、其他学校、专业机构、社会场馆等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完全联通,成为构建全社会协同的教育公共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智慧学校上述六个方面的核心特征及发展趋势具有内在衔接的关系。智慧校园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广泛互联,为学校课程教学资源的集成共享、评价反馈的数据采集创设了基础的空间环境;智慧的课程资源为师生个性化选择教学内容配置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库;自适应的学习评价为师生进一步优化教学提供了诊断指导和反馈参考。校园中产生的所有数据,经过大数据积累、模型构建与分析处理,为学校管理效能的提升和智慧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系统支持,最终将这一切技术支持下生成的感知、分析、应用等“智慧”作用到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学习和发展中,为每一个学生的智慧生成和终身发展服务(见图1)。

 图1智慧学校核心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内在衔接关系

智慧学校的实践路径

 
 
 
 

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智慧教育为目标的智慧学校建设,既不是学校变革的重起炉灶,也不是学校建设某一方面的零打碎敲,必须在自上而下的通盘考量和自下而上的实践积累的相互作用中,实现智慧学校建设实践的路径规划与选择。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日益加快,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已经开始了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智慧学校建设初步探索和实践。教育部2018年陆续发布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为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未来的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首先必须深刻把握信息时代和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的大趋势,明确智慧学校“何以智慧”、智慧学校所应具备的核心特征包括哪些等关键问题,建立统一的话语体系,加强智慧学校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具体问题研究,从思想层面形成对智慧学校建设的总体把握,为智慧学校建设的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判断依据,对智慧学校建设的各项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在厘清概念内涵的前提下,智慧学校的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学校自身已有办学实际,从校园环境、数据采集、分析应用、资源匹配、教学变革、管理创新、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设计与实施,也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见图2)。

图2智慧学校建设实践的基本路径

(一)智慧学校数据应用的“三层”建设

根据智慧学校的“智慧”界定,智慧学校建设从数据应用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感知层——利用实体和虚拟校园环境及技术手段对教育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层——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生成每一个师生的个性化档案与大数据库;应用层——基于数据分析提供智能化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预测反馈。

1.感知层建设:校园环境与教学过程的“感知”嵌入

智慧学校的“感知层”建设与改造,首先是通过校园环境中的技术嵌入,将互联网、物联网、生物识别、传感技术的设备终端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和独立的师生账户,实现学校环境对师生在校活动的全面数据采集。例如:通过在教室、图书馆、体育馆、宿舍等学校实体场馆设施和网络环境中运用ID识别技术,能够完整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考勤、活动轨迹及作息、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图书借阅情况等一系列数据信息。此外,随着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情、行为等数据和作业完成情况等也需要配置智能识别终端和应用软件进行记录,形成对师生课堂中学与教过程的全面“感知”。

2.分析层建设:立足“感知”的综合分析与数据库建立

智慧学校的“分析层”建设,主要基于“感知层”大量数据采集后的数据整理、统合与综合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标签化、格式化、结构化处理,构建适合的分析框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评价结果反馈。例如:在课堂中收集学生的语言、表情和行为数据,“分析层”首先要对各种原始数据建立判别标准和标签,就其背后所揭示的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认知风格等概括性信息,通过教师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指导,详细构建起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对应法则和科学合理的后台算法,为数据分析提供框架和结果呈现方式设计,最终将分析结果纳入学生的个性化档案,并在长期的数据积累中不断优化对不同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与评价。

3.应用层建设:基于模型比对的预测建议“智慧”产出

在智慧学校建设的“应用层”,需要通过师生教育行为数据和教育结果评价的大数据积累,创建智能预测和推理的逻辑关系模型,使数据比对和数据挖掘产生最大的智能化效果,并基于建议和预测反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学习与发展的科学指导和建议,为学校管理提供及时的预警与提示。例如:根据学生某学科学习情况的数据模型比对,教师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学校也可为教师加强针对性教研和改进教学提供建议。又如:数据分析提示部分学生在学习情绪上存在不适应,智能化数据应用将建议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并提供相应的措施指导。对学生个体而言,基于自身数据与模型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也将为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助手”提供给出针对性学习建议和推荐适合学习资源的数据基础。

(二)智慧学校内涵建设的“四个聚焦”

智慧学校数据应用的“三层”建设,构成了学校教育“智慧”生成的前提条件。在智慧学校的内涵建设上,还应进一步形成对教育资源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管理集成创新和智慧教师建设四项关键任务的重点聚焦。

1.聚焦教育资源整合:打造学校数字学习平台和课程教学资源库

智慧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打造学校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和创建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库两个方面。数字化学习平台是课程教学资源的集成环境,是将师生与课程教学资源库连接在一起的交互媒介。学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一方面让教师能够主动为学生匹配针对性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智慧学校基于感知和数据分析,为师生提供教学建议和推荐资源的基础,需要满足规范性、丰富性、多样性、高质量等属性要求。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既应包含来源多样的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配置,也应包括融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集成,对不同的课程资源、教学手段均采用标签形式与智慧学校的“应用层”推荐进行匹配,充分满足师生个性化教与学的需要。

2.聚焦课程教学改革:运用技术支持实现课程教学方式深层变革

智慧学校要达成智慧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和终身发展素养的智慧型人才,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育人模式和学与教方式的深层变革。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程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动手实践、深层思考、意义构建和创新创造,这样的课程教学变革方向本质上源自新的时代背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内在要求,而并非直接由技术变革主导,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客观上为教学方式的转型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和便利的手段。在智慧学校的建设中,借鉴已有的课堂教学变革的技术应用实例,甚至是在课程教学中创造出新的技术应用形式,都将成为智慧学校建设过程中推动学与教方式深层变革实践的应有之义。

3.聚焦管理集成创新:依托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数据优化学校管理

智慧学校内涵建设的另一个重点任务是整合学校的各项管理系统,实现学校智能管理模式的集成创新。在建立智慧学校“感知层”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打造“一站式”学校管理数据采集、分析、反馈的可视化平台,能够帮助学校管理者实时了解学校的整体运行状态和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情况,获取关于学校管理的建议和预警信息参考。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联通和智能算法的提前设置,能较大程度实现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且在必要时及时进行信息的定向发布和紧急事件的预案启动。此外,学校管理系统还应能实现学生个人账号与所在家庭的匹配、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社会机构的互联,让家庭和社会同样成为学校数据共享的对象和学校建设的支持力量。

4.聚焦智慧教师建设:培育践行“智慧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智慧学校的智慧教育需要一大批智慧教师的投入和践行。智慧教师队伍建设,应当通过面向全校教师组织针对性专业能力、教育技术培训和融合技术的教学研修等途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深化教师对本体知识和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教学规律的把握,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资源统整能力、教学设计创新能力、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基于评价指导学生学习发展的能力和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能力及影响力,充分注重教师的知识面的跨学科拓展,让学校中的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齐备的智慧教育者,全身心地投入智慧学校的建设运行与教育教学各环节。

(三)营造支持智慧学校建设的良好生态环境

智慧学校建设除了需要学校自身的不懈努力之外,同样需要在学校外部构建起支持智慧学校建设的良好生态环境。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各类致力于教育服务和教育技术开发的企业及社会专业机构,都应当成为支持智慧学校建设的一分子,凝聚智慧学校建设的外部合力。

1.加大政府扶持

从政府层面而言,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基础教育智慧学校建设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通过设立“智慧学校建设试点项目”,先选择一部分办学质量较高、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学进行试点,重点打造智慧学校的示范样例模型,适时总结智慧学校建设中所形成的典型做法和产生的共性问题,为智慧学校建设的全面铺开提供经验。教育行政部门和信息化建设部门亦需要增加对智慧学校建设所需技术配备和数据积累的统筹规划,特别是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和相应的数据库建设,并不是靠一所学校或几所学校就能全部完成,必须在一定区域或更大范围内进行协同合作和共建共享,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数据孤岛”和“数据壁垒”的产生,提升数据应用与模型建构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2.创新社会协同

从社会层面来说,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要求学校教育须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企业及其最新的技术突破保持同步,最大限度地广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学校教育变革,增强学校与企业、社会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从国外智慧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来看,许多大型的科技公司都深度介入了智慧学校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公司不仅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支持,也会与政府、学校联合开发基于特定需求的技术应用,创造了学校变革的PPP(Public-Private-People)模式。学校与国内外教育技术企业、专业机构的合作创新,将构成各方各展所长、取长补短的智慧学校建设发展格局,特别是政府支持、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个性化智慧学校设计与建设实践,必将成为未来智慧学校建设的主流趋向。

时代的进步呼唤学校的转型变革,学校的转型变革依赖教育的智慧生成,教育的智慧生成需要技术的全面支撑。面向2035年的教育现代化宏伟蓝图已经描绘,基础教育的智慧学校建设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扎实基础的光荣使命,是顺应新时代教育和学校发展的前进方向、呼唤学校教育回归本原及适应新时代教育和学校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一所所智慧学校的建设实践也必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全面迈向智慧化、现代化。

 
 

上一篇:陕西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发布《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