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学会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时讯 > 省教育学会

学校文化建设成就美好教育生活

发布时间:2019-06-10

张东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精神世界的不理想状态引发的文化焦虑威胁美好生活。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生活时常坠入割裂无意义、混乱无层次和庸常无惊喜的状态。在物质生产和消费繁荣的时代如何进行精神生产?在工作至上的世界里怎样拾得一份闲情逸致?教育以其向善性和长远性居于达成美好生活手段之首,学校文化为学生学会过美好生活和审美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教育生活方式,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在此意义上,学校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全部和本身。美好生活就是致力于实现向善、求真、审美的生活。学校文化建设大有作为,通过完善、健全和提升三种方式成就美好教育生活。

 

 一 
 
 
 
完善价值系统

 

完善价值系统指以学校成员原有价值系统为基础,尊重其原有生活图式,找到精神生长点,改善和优化其不完善之处,维持人生目的感和意义感,解决生活割裂无意义问题。高速运转的现代生产以其明确的功利性和效率性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引发了生活的割裂和对立,教育生活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败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内在联系分裂,生活意义屏蔽、稀薄或消亡;可见的世界昭然可见,不可见的世界的确不可见。这种割裂和对立容易产生个体发育不全的价值系统:文化被降低到感兴趣能理解的水平,用数量取代质量,对精神任务漠不关心,生活变得狂躁、粗野和烦恼,造成人生和生活意义的基础损伤。价值系统是人生支柱和美好生活的核心,必须让精神繁荣、让意义闪亮。学校文化建设是完善价值系统、让生活值得一过的最佳方案。

 

1
强化意义取得精神胜利

 

意义植根于精神,强化意义取得精神胜利指学校文化通过独立和丰满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意义来加强、优化价值系统,降低焦虑和压力,取得精神胜利。

 

凸显精神独立地位就是赋予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有时空意义的独立地位,凸显人生存和生命与众不同的意义。精神是心灵栖息地,是意义生长的核心,是内在生活展开的轴心,意义必须从生活内部去寻求,生活必须由内向外生长,把精神生活的主要特征从杂乱的事物中有说服力地区分出来。中心得到充分发展,生活才能有层次地展开,才可能对生活周边发生积极的影响,吸引有关材料,拟合分散要素,认识低下状况,与败坏力量勇敢搏斗。学校文化为其成员的精神成长提供空间、时间和养料。

 

价值是意义的展开和生动化、具体化,意义通过价值的构筑、传递和追求而实现。学校办学理念体系的建构可考虑三种价值优先。一是优先基础价值:基础价值本身就是目的,最终是它们使生活变得美好,值得一过。爱、安全、美丽、勇敢、和谐、意义感、幸福、惊奇、想象等价值被公认。二是优先传统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真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学校教育力求做到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三是优先主流价值: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隐喻是利用概念系统对生活意义进行理解与阐释,构筑意义或增加新意义。学校文化建设中有两处典型的隐喻利用。利用方位隐喻建构办学理念体系:高兴为上悲伤为下、健康为上疾病为下、更多为上更少为下、好为上恶为下、道德为上堕落为下、理性化为上情绪化为下。向上、向善、越多越好,这三组隐喻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拥有最大的优先权。举行仪式也是利用隐喻的典型形式:仪式是被人类经验的自然维度结构化了的连贯系列活动。学校仪式包括日常仪式、例行仪式和经典仪式。举行仪式时行动统一,最大限度减少行动中的混乱和差异,文化隐喻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得到传播和巩固。

 

2
培育美德努力实现善良

 

迎着困难向前是人在精神上保存自己的唯一路线,美好力量的增长源于美德。培育美德努力实现善良指培养美好德性并使之健康发育成长,其目的是实现善良,前提是进行道德努力。立德树人是学校首要任务,学校文化建设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渗透和管理引导三种方式培育美德。

 

学校把美德内容加入课程安排,提炼出加入学校课程的美德目录,如智慧、仁爱、勇敢、活力、自由等;开发美德主题的校本课程,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实施和评价。

 

利用学科、活动和课堂教学渗入和扩展美德。语文、政治、社会与品德等学科是主力,所包含的传统美德内容非常丰富:爱国、尊老爱幼、勤俭、诚信、互助等。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研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文章的思想性,美德渗透自然轻松快乐;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意义引导,使青少年价值系统发育不断健康完全,形成正确健康的学习观、成功观、幸福观和财产观;利用班会、少先队、共青团、节日活动等形式引导每个学生力所能及参与到活动中。

 

学校通过管理文化建设培育美德。一是引导善意。管理是调动善意,学校文化保护善良。制订和完善学校章程,制度规定富有人性;制度表述避免使用冷漠生命的话语;以邀请、协商、沟通方式鼓励师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执行。二是引导自主。重点建设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能力,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评价制度,树立自主管理榜样;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公约的制订,从班规、班训、班歌到班报都明确提倡和鼓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引导学生有步骤实现我的人生我做主。

 

3
学习价值促进精神生长

 

美好生活始于价值学习,师生共同学习价值系统促进精神生长。

 

价值指导是价值的群体学习方式,指教育者面向学生群体,运用集体讲授、群体讨论和对话等方式引导学生辨明是非善恶,强化行善气质,助力美德养成。学校文化提倡使用增值学习和价值澄清方式学习价值。前者任务是:尊重现有价值保持意义连续;对既有价值系统进行适当修正和矫正;在原价值系统基础上增加、构造新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价值澄清指通过群体性活动关注个人生活,启发学习者对价值问题的思考,这些活动注重养成个体选择、奖励、参与的品质。平等对话是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渐次融合,避免变成成人文化对学生文化的入侵。

 

哲学思考是通过个体观照、聆听和领悟的方式学习价值,是人类心灵追求完整性的自然倾向,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整理。学校文化建设把观照变得平易近人: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回忆;寻找教育平凡生活中感动心灵的人事物情等。聆听是投入真实世界中,听闻观看集成式默想能力的表现。学校利用聆听建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文化:静听学生诉说,其语气、神情、节奏、肢体语言等尽收眼底;感受学生情绪,找到和分享降低精神压力的方式;修炼共情能力,保持同理心,避免过分表现自己和心不在焉。领悟就是理解、领会和开悟:理解数学的逻辑关系而不是迷惑在题海之中;感受文学作者的感受,参与心灵对话;感受艺术作品及其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 
 
 
 
健全生活方式

 

价值系统不完善导致不良生活方式:层次混乱、内容残缺、形式单调。健全生活方式指通过补充内容、平衡结构、改造形式矫正不良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完整、有趣的生活方式。学校文化通过平衡结构、创造闲暇和养护友谊三种方式建设师生双方良好的教育生活能力:气质优雅、举止从容、内容完整、精神健康。

 

1
平衡建设良好生活方式

 

学校文化利用三种方式,对现存的不良教育生活方式从内容、形式上做结构性改善和引导。

 

学校文化通过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全面锻炼学生掌握生活奥秘、遵循生活规律和建立生活秩序的能力。教师要明白生活层次:由内向外生长的生活天然具有完整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高度互动、互相构建和推进;教育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秩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有能力对生活意义和现实情境进行类别化和范畴化,分门别类清晰思维,安定心灵,利于查找生活内容的缺乏项。

 

平衡伴随妥协,妥协是以独立为前提、底线为原则的适当让步。学校文化追求生活内在关系的和谐一致:身心和谐、关系和谐、生活和谐。完整生活观主张利用非专业生活滋养教师的专业生活,释放专业压力。学校工会主动发挥积极作用:定期有计划组织益于教师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学生学习生活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现代技术发展使翻转课堂成为可能,让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效结合,共同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作业负担,才能巩固乐观心态和生活勇气。

 

学校文化建设强调公正分配、享有和创造幸福、成功的权利和机会,强调学生成长的信心、获得感和喜悦感,包括心灵自由、人格平等和机会均等,是意义建设的过程。师生共同领悟并尝试:自由必须建立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树立生活信心,培养乐观情绪,战胜恐惧心理;不分厚薄,不偏不倚;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时候照顾双方情绪;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总结和鼓励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成长和发展水平;考试成绩不排名,保持学生学习信心和乐趣;做到人人升国旗、人人进社团、人人愿发言。

 

2
创造闲暇机会沉思默想

 

学校文化引导其成员树立正确的闲暇观,学会准确地获得、利用、享受闲暇的态度和能力。

 

学校科学分配和使用时间,为其成员有意、明确制造合理的闲暇时间和机会,区分生活层次,平衡生活内容,丰富生活内涵,领悟生活意义。学校和教师要优先顺序、依据轻重缓急设定各种目标,更好分配时间;重大活动和事件、例行活动事先做好规划并按时执行;留有专门的备课和读书时间;保证社团活动时间和自习时间;保证师生每天活动至少一小时;工作、学习时间和休闲、运动时间相结合;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相结合;线下时间和线上时间相结合。

 

学校对师生闲暇生活做两方面指导。一是制订计划。统筹安排学生正式课程中具有闲暇性质的集体活动,如大型参观、游览、亲子运动会等;定期组织学生与社区的表演等活动,展示学习成果,活跃公共关系;教师制订自己的节假日休闲计划,执行有灵活性。二是弹性选择。可以依据个性喜好选择休闲取向和方式:休闲取向、工作取向和公益取向。参考这些形式,根据时间长短,选择与自己生活能力和精神需求匹配的休闲方式。

 

闲暇处才是生活,师生尽情享受节假日或有闲暇成分的幸福时光:游历自然和文化名胜,寄情、拾趣山水间,学校可举办摄影、美术作品展,可与作文课结合;设立科技节、艺体节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比赛、音体美比赛,锻炼能力,增加荣誉;组织学生听音乐会,参观科技馆、美术馆、画展、文物展出、展览馆等;谨防手机、游戏等应用技术对学生生活的全部占领。

 

3
养护友谊和谐人际关系

 

养护友谊和谐人际关系指学校努力建设健康团结的人际文化,精心培养、细心爱护同伴友谊和师生关系,重点是培养学生建立、爱护和维护友谊的态度和能力。“和谐”在此处做动词用。

 

利用班级和社团:班级和社团为学生提供认识更多同伴和建立友谊的机会。利用“三游”机会:利用游戏、游览、游学机会鼓励同班同学之间、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学校学生之间建立同伴友谊。游戏活动提供学生相互了解和接近的机会;游戏场让孩子们学会以忍受伤痛为常识,以精疲力尽为乐事,获得健康和满足;游戏教人以竞争的形式合作,有效增进班级团结。在游览活动中,学生同吃同住同行同看,深入了解,容易觅得知音。游学可以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可以交到更多朋友,丰富人生阅历,扩展精神成长空间。

 

在获得友谊的基础上,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爱护和保养友谊的态度和能力:助人从日常小事做起;回报别人的善意和感受别人回报你的善意,满足和快乐就在彼此眼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主动积极与别人沟通;积累丰富的话题以供交流,积累自信;对方有困难及时提供心理慰藉和帮助;深入讨论人生困惑和意义,沟通苦恼与喜悦;反思对待朋友的态度和做法,及时清理交往障碍;彼此鼓励,指出不足,温暖生长。

 

 三 
 
 
 
提升审美经验

 

审美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感受、知觉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愉快的心理体验,是一种高级精神体验和精神愉悦。提升审美经验指在原有审美经验基础上,丰富审美内容,提高审美境界,开拓想象空间,切实解决教育生活庸常无惊喜的问题:办学理念体系表述繁杂,遗失了美感;在教师身上表现为缺乏审美动力,审美经验单薄等。提升审美经验从改造教师的审美经验开始,因为教师今天的审美水平就是学生明天的审美水平,决定和引领着民族未来的审美水平。学校文化改造教师审美经验有三种方法:欣赏当下、升级快乐、创造惊喜。

 

1
欣赏当下寻找眼前幸福

 

学校鼓励其成员从真实的日常工作与闲暇活动中发现美,不断确认和明证人生意义,从而实现真实的眼前的幸福、快乐与自由。

 

鼓励教师身体健康、表情自然、心情愉快地投入和欣赏工作,用工作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是陶醉工作:热爱并珍惜自己的工作;让自己欣然接受并愿意为之投入;专注于此其乐无穷,物我两忘;专注于工作的人最美丽,表情真实自然纯美,打动人心;确保愉快工作之后能安然入睡,每天自觉锻炼。二是教书为乐:教书乐趣在于与书为伍和接近自由,互荐好书,及时购买,定期分享;精读和反复研读那些读起来舍不得放下的书;积极发表研究成果,丰富完整知识结构。假期为教师提供了法定的完整的闲暇时间,能够开展闲暇活动,给予了教师哲学思考的机会和方式;物质生活和内心生活的清廉最大可能地保证心灵自由和精神快乐,较少受物质诱惑和羁绊。

 

学校文化着力学生三种心理建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护生心理建设培养学生爱护、保护自然与生命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童年开始就怀着爱观察生命历程,感受生命的价值和自然的伟大;懂得殚精竭虑的建设毁于一旦的道理;对所有生命心存敬畏,降低天性中的破坏性倾向。勇敢是支配和对抗恐惧的心理和能力,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学习镇定自若,免于恐惧、克服懦弱:师生共同研讨学习遭遇的困难问题,体验和使用解决困难的办法、技巧;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的疏解演习,培养镇定、谨慎而不鲁莽的勇敢心理。积极参与学生审美心理能力建设:引导审美期待,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活跃;参与学生情感、想象、感知和理解等心理的展开,深化和升华形成审美经验,发现意蕴,与物、与景、与文同游,情绪饱满地感受风景之美和文章之美,深入领悟,获得人生意义。

 

在需要和恰当的时候,运用审美立场、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进行学校物质环境改造。在既有经费条件下,精心设计,系统思考,分步实施;校园环境设计需要具有功能性、儿童性、主题性、教育性和审美性;确保全体教师参加这一过程,也可以利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及其家长参与;学校景观和诸多重点点位设计都围绕和表达学校核心价值观等办学理念,解决主题涣散的贴皮现象;对图书馆进行专门专业设计,并有专项经费保障。

 

2
高尚趣味获得审美能力

 

在欣赏当下的基础上,培养和巩固鉴赏美的直接能力,尤其是艺术修养和能力,使审美经验得以有效展开和积极弥散。学校文化必须让审美崇高,培养教师和学生有能力闲情逸致起来,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满足。

 

学校教育的责任是增加师生生命活力。保持开放:教师主动敞现生命的灵性和审美感受,激励每个学生参与这一过程并主动展现自己;观察勇气不足的学生在课堂和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机会和帮助。保持激情:教师对生活充满热情,从工作中汲取乐趣和增加意义;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保持活跃状态;带领学生体会和分享光辉岁月、美好时刻;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如合唱节、体育界、运动会等。保持敏锐: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长于捕捉;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观察生活细节;利用学生观察学习结果鼓励成功;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写日记和周记。

 

学校帮助师生增加艺术、体育、文学、科学等技能,展露才华和享受才华带来的快乐,朝气蓬勃地工作和学习。培养兴趣:利用社团活动识别和发现师生能够胜任和爱好的兴趣,为有艺术天赋的学生组织提高班。适当引导:在学生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帮助那些缺乏艺术天赋的学生找到至少一个爱好;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学生足球队,班级之间和校际组织足球联赛。修炼雅好:定期举行阅读分享活动,享受心灵自由和愉悦;鼓励教师参加社团修炼艺术爱好,积极开展球类、健身类、合唱、舞蹈、瑜伽、插花、书法等活动,在节日活动中展示教师风采;每个教师都以自己擅长的和喜欢的方式参与集体休闲活动,欣赏到美但不一定精于此道,主要是自信参与,释放身心。

 

3
创造惊喜幽默庆祝胜利

 

惊喜指惊奇和喜悦,学校文化建设利用好奇、想象、幽默等方式发现并制造日常惊奇,形成审美惊异,体验成功、收获喜悦、巩固意义,通过创造美提升审美经验。

 

惊奇从每个学生每个时刻开始。教师要鼓励、保护学生想象和发现惊奇的动机和信心。激发好奇: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富于想象:想象力使用恰当就是创造力和灵感,使用不当就变成幻想。教师的想象力要符合实际保持冷静,对学生天马行空的讨论要有清晰的判断和整合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恰当引导;科学和技术能激发想象,大到宇宙洪荒、科学世界,小到一篇文章、书包整理都可以富于想象。寻找惊奇:把学校每日生活变成一段欢乐的旅程,每天放学前每个学生轮流分享一天的收获和快乐;试图在生活中给父母、教师和同伴制造惊喜,以精心的仪式感体现他人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这惊喜无限、精彩纷呈的光辉岁月,教育生活美不胜收。

 

凡是有精神喜悦之处惊奇必随之而至,能感受惊奇者必能感受喜悦。师生要有意修炼两种收获喜悦的能力。学习幽默:幽默就是使用有趣和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方式,制造和传递欢乐,是引领人生的乐观而积极的力量;善意看待世界,浮躁、固执、装腔作势都无法幽默;勇敢克服困难,形成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学习幽默技巧,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应变能力;利用幽默活跃课堂气氛,缓解疲劳和增强注意力。庆祝胜利:激发获得成功和纪念成功的能力;运用恰当的表扬和奖励方式评价学生行为;利用细节不断产生和强化学生的成功感;利用集体活动庆祝学校重大和关键成果,全体学校成员享受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带来的胜利和文化欢乐;每人要学会自我庆祝,赞叹自己创造惊奇的能力,怀抱希望,不断前进,走向哲学洞见和智慧。

 

从善到完善,从好到美好,从美到审美,这种向往和追求让人生充满意义,让生活富有价值,让人性闪耀光辉。生活可以物欲横流,生产可以横行霸道,工作可以飞扬跋扈,但的确有诗和远方,犹如一汪清水,就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是美丽和幸福的奋斗者:兴趣盎然卓有成效地工作,闲情逸致地生活,气定神闲地过日子。教师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学生就可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一代代的好日子累加起来,美好生活会全面普及实现。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上一篇:贺荣主持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研究部署全省职业教育发展等工作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要正确解读“不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