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付:向改革要质量
发布时间:2020-01-13
做到“四个进一步体现”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化课改要努力做到“四个进一步体现”。
一是进一步体现培养目标。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以,在课程方案中,在课程标准中,在教材编写中,就要更好体现这一培养目标。
二是进一步体现核心素养。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教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独特育人价值,本轮课程改革中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相应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此外,各学科增加“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内容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达到的等级水平,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学业质量标准,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
三是进一步体现优化结构。特别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设置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为就业和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进一步体现教育规律。在课程内容选择、顺序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做到“四个进一步注重”
课改要得到深化,必须进入到教改,教学就是课程的实施。深化教改要坚持学习者中心,努力做到“四个进一步注重”。
一是进一步注重学思结合。让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成为常态,改进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是进一步注重因材施教。教育要保障每个人公平的受教育权,所以要面向全体,这就要在因材施教中开辟道路。只有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才是教育的成功。尤其在高中阶段,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教学,逐步让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成为常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其优势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
三是进一步注重知行合一。让科学实验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成为常态,加强实验、实习和实训,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基础性作业与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并重,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是进一步注重融合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带来学习的革命。资源形态从传统的纸介质、平面的、教科书式扩展到现在无所不在的各种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学习形态从原来单纯的线下学习走向现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教学形态从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学校形态从有围墙的学校走向无围墙的学校,学习成为学习超市,教育能够量身定制,社会形态也走向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做到“四个进一步突出”
评价是牛鼻子,教育改革要牵牛鼻子。深化评改,要努力做到“四个进一步突出”。
一是进一步突出绿色评价、全面评价、综合评价。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竞争倾向,关键是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在学生评价上,突出考查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以德智体美劳“五维”来破解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克服的“五唯”;在学校评价上,突出考查学校坚持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办学行为、队伍建设、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在区域评价上,突出考查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等。
二是进一步突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作为准备性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则通过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评价“不仅为了证明更为了改进”,为了提升育人质量。
三是进一步突出发展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注重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这一评价系统能让校长更多关心学校的进步,把好学校办好,更把常态学校办好;让教师更多关心学生的进步,把好学生教好,更把基础没那么好的学生教好。
四是进一步突出评价结果的运用。要让督导评价“长牙齿”,作为评价政府履职行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实施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2019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6个省份进行督导。这是强力推进教育发展的重大制度性安排,是有效提升教育督导作用的重大改革。
做到“四个进一步坚持”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化体改,要努力做到“四个进一步坚持”。
一是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立德树人质量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行。
二是进一步坚持学校主导。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化的教师负责,因而在人的发展、学生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也给学校教师提出要求,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三是进一步坚持协同育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这是校内协同。同时,要推进校内外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担负起责任让青少年成长成才,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是进一步坚持放管结合。以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重点,加快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以进一步简政放权、改进管理方式为前提,主动开拓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新形式、新途径;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和教育改革良好氛围;以推进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由此,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逐步形成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为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重要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