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学会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时讯 > 省教育学会

中纪委重磅行动!5 名院士候选人取消资格,开启学术反腐、严惩学术不端,力促医药及院士领域风清气正!

发布时间:2024-09-04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从严从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image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与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的紧密合作,旨在全面强化对学术领域的监督,打击学术不端与腐败行为,推动科研环境和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为中国未来的科技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系统的监督管理

教育系统作为国家科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源头,其监督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承文在文中指出,应跳出单一的教育视角,从更高、更宽的层面进行整体监督,构建起审计、财会等多方位的贯通协同机制,制度化推进“大监督”工作格局。

他还特别强调与各司局的积极协作共同推进监督具体措施,通过联席会议达成协同联动与规范问题线索移送的共识。

这不仅提高了监督工作的系统性与有效性,还确保了教育部核心业务和重点领域的嵌入式监督落到实处。

在这套监督机制下,教育部纪检监察组将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监督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他们把弘扬新风正气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这不仅是对教育系统内整体风气的提升,更是确保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之成为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石。

科研领域的反腐举措

在科研领域,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的工作成为了皆大欢喜的“风向标”。

纪检监察组组长高波在讨论中一再强调,坚持严格基调,通过具体案件的办理,进行最有力的日常监督和政治监督。尤其是在解决科研领域的论文造假、打招呼、跑找要等顽疾时,纪检监察组已初显成效。

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试点的基础上,联合综合监督单位开展了评审专家被“打招呼”的专项整治行动。

通过这类专项整治,不仅确保了科学评审的公平公正,还进一步保障了院士增选期间的风清气正。这些严肃的措施展示了国家在打击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上的坚决态度,并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院士增选工作的改进

院士的选拔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根本,任何的马虎与腐败都将对科研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

image

1月9日,中国工程院召开了2023年院士增选工作总结会,院党组书记李晓红表示,通过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确保了此次院士增选的圆满成功。院士们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严格把关,展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自觉。

近年来,随着对院士选拔工作规范力度的不断加大,院士增选工作的公平性与透明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不仅是对院士选拔机制的一次彻底洗礼,更展示了国家在学术反腐上的坚定决心。

学术不端治理与全面自查

学术不端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而中国学者的撤稿数据引发了广泛讨论。

据统计,过去十年全球共有超过5万篇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章被撤稿,其中中国学者占据了1.2万篇。

仅在2023年,撤稿数量高达4286篇,占全球撤稿的75%。撤稿的主要原因包括数据不可靠、同行评议造假、伪造和抄袭等,这些严重损害了中国学术界的声誉。

为应对此问题,教育部发布了相关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覆盖范围广,包括河南、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份。各高校不仅要排查撤稿情况,还需核实撤稿原因,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image

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已迅速响应,启动了调查与处理程序,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了严肃的处理决定。

深化院士制度改革

为进一步净化学术风气,院士制度也进行了深刻变革。自2013年起,中央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并逐渐纳入院士退出机制。

2019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更是对院士的兼职数量与工作时间作出了明确规定。湖北、吉林、河南相继撤销了一批院士工作站,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

image

2023年,中央在院士制度改革上再次发力。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改进院士遴选机制的制度文件。

中国科协发布了《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十不准”规范》,对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的相关方提出了十项要求。

中国科学院则发布了《致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的公开信》,对严肃增选纪律、防止不良风气作出了明确规定。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提高了院士遴选的透明度与公平性,更进一步规范了院士的行为。

明确规定未退休院士不得兼职超过一个,退休院士不得兼职超过三个,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三个月。这一系列的制度化调整,无不展示了中央在推进院士制度改革上的坚定决心。

image

此外,还涌现了一些典型案例,彰显了国家在学术反腐上的严格态度。湖北省在2019年注销了96家院士工作站;2020年6月,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撤销了1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022年8月,河南省科技厅发布了撤销267家省院士工作站的公示。

这些案例不仅是对违规院士和单位的严肃处理,更是对全社会的一次警醒,警示着学术界的每一个人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

面向未来,重塑学术风气

学术,理应充满纯净与诚实的氛围,但近年来,部分领域却被搞得乌烟瘴气,尤其是涉及到院士和科研领域的腐败现象。正因如此,国家在学术反腐和监督上的努力尤为重要。

此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院士增选过程中的全程监督,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和民族的光荣,任何一个公民都绝不允许腐败和学术不端存在于院士群体中。

学术反腐的持续推进和监督力度的加大,将对构建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激发科研人员攀登科技高峰的志气和勇气起到强大的引领作用。这不仅是对当前学术界的一次净化,更未来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术界的纯净与正直,员工的诚信与坚守,是国家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通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多方的密切配合和不懈努力,我们相信,中国的科研环境将变得更为透明、洁净与公正,院士这一标杆也将更加挺直。

未来,中国定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重要一席,为世界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上一篇:党建引领 强化管理 规范活动——陕西省教育学会迎接省民政厅抽查审计

下一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