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哪些启示?
发布时间:2024-07-23
在7月19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共中央详细介绍和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的改革。
这次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并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这些新部署新要求为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重要启示。
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怀进鹏部长在发布会上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为实现这一目标,《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具体而言,这意味着:
1. 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这要求基础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发展。
2.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虽然这一措施主要针对高等教育,但对基础教育也具有指导意义。基础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通过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平。这要求基础教育要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怀进鹏部长在发布会上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于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 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要求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具备基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一措施虽然主要针对高校和企业,但也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基础教育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中的科技应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这一措施主要针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但也提示基础教育要关注科技教育的资金投入,确保科技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怀进鹏部长在发布会上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这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着眼于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这要求基础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未来的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
2. 提高各类人才素质:通过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这要求基础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这要求基础教育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四、教育公平与质量: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必然要求。怀进鹏部长在发布会上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
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前瞻性布局,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基础教育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教育公平。
2. 加强素质教育: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的体育、审美和劳动教育。基础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学术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3.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依托“双一流”高校扩大高水平中小学教师培养规模。基础教育需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的机会。
4. 发挥智慧教育新优势:通过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质量,缩小教育差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教育公平与质量,基础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