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学会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时讯 > 省教育学会

选考选课选学育人方式改革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2-07-18

作者信息

孙德芳/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本文摘要

普通高中选考选课选学育人方式改革遵循发展核心素养目标导向、赋权学生自主选择转向、革新教学组织走班常态的逻辑理路。为解决选考选课选学博弈中兴趣、学业水平与未来专业的匹配困境,考为导向“变”与“不变”的教、学、考一致性矛盾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重”与“轻”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要达成价值共识指向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选考引导,落实素养优先满足核心素养发展的五育课程融合,坚持学习为要推进信息技术支撑的精准教学变革,推进评价撬动构建综合素质导向的特色育人格局。

图片




新高考改革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增加学生选择权,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高考政策实施八年来,先后三批14个省份试点探索实施以“选考选课选学”为显著特征的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鉴于各地区、各学校的师资、硬件、资源、经费等差异与差距,选考选课选学改革的认识上还有待深化,实践中还存在误区。在高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点上重新思考普通高中选考选课选学育人方式改革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和优化策略,意义重大。
一、普通高中选考选课选学育人方式改革的逻辑理路
新时期以“选择性”为特征的育人方式改革是以选择性考试(选考)为育人新引擎、选择性课程(选课)为育人新载体、选择性学习(选学)为育人新机制的育人方式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改革,三者互为表里、内在统一,共同指向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改革的目标导向:发展核心素养
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改革的根本任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作为桥梁,上连宏观教育目的,下接微观教育实践,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标体现,是学生面向未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重申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性质,按照“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以强化课程目标,把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各学科课程中落细落小落实。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课程内容确定要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机联系。
多维监测学生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契合点。新高考改革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内在逻辑通融一致。新高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则是依据“全修全考、选修选考、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的新高考理念,强调考试命题应注重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通过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强化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重视课程内容情景化,促使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堂和每一次考试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监测是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课程、新教学改革的“阿基米德点”,是支撑课改、教改、考改相统一的契合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
(二)改革的选择转向:赋权自主选择
增加选择权是普通高中育人改革导向。考试科目由相对统一规制的“文综/理综”走向自主选择灵活多样的“3+3/3+1+2”模式,相较于“文理分科”的选择制度,无论是前两批试点省份“3+3”模式下的“6选3”或“7选3”,还是第三批试点省份的“3+1+2”,都可以生成12种以上的科目组合,实现了从统一规制的“固定组合”到自主选择的“个性组合”的转化。新课程设置指向教考一致,还学生课程选择权,将课程分成了依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的必修课程、依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的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依据学生多样化需求自主选择修习的选修课程。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选择性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抓手,是育人新载体。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与手段,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内容,是普通高中育人的基础。选课是选考的具体载体,新高考下的选课是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选择性课程体系和面向个体升学考试的个性化选考科目课程来实现的。新高考选课制度是普通高中改革的重点,遵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选择性教育理念,构建普通高中自主课程选择制度。选择性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则是通过学生个性化选课来实现,其最直观表现是实现了从“一班一张课表”到“一生一张课表”的转变,从而保证课程落实落细。新的选课制度不仅给学生提供课程类别的选择,也给学生提供课程层级的选择,不仅为学生提供师资选择,也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选择,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静态的高中育人模式,使高中教育充满压力挑战、激情活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多样化选择。
(三)改革的表现逻辑:呈现走班教学新常态
选择性学习是普通高中新教学的基本组织形态,是育人新机制。按照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五种课程形态的划分,运作课程就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生成的课程,课程运作的形式由于新高考选考选课制度引起教与学方式的极大变化,以走班制为特点、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选学新样态成为普通高中育人的基本组织形式,构成了当下普通高中课程运作的新形态和新常态。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学习水平为其个性成长和多样需求提供课程资源菜单,设置不同课程层级与类型的教学班级,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类型与层级,自主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学业水平及未来志向相匹配的教学班级。目的是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提供适合的教育。因个性化选考,催生个性化选课,又因个性化选课,催生个性化选学,因而,以选择性学习为特征的走班教学成为贯彻新高考、新课程的必然选择。
走班教学促使学与教的方式转变。以走班教学为特征的新课程运作形式与传统班级最大的不同是打破传统“齐步走”的授课模式,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育人目标的转向,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活起来,增加学生交流时空,最大化地遵从学生的天性、满足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以教学班为主阵地”的育人空间的转变,强化授课教室的功能化布局优化,发挥任课教师的育人主人翁的作用。强调“以信息化为支撑”学教支持系统的转变,借势人工智能智慧系统优势,精准了解学情,科学指导发展,系统提供帮助,力争为每个孩子学得会、学得好、学得高兴提供系统支持,从而呈现出差异化、个别化、定制化的普通高中育人新方式。
二、普通高中选考选课选学育人方式改革的现实困境
(一)选考选课选学博弈:兴趣、学业水平与未来专业的匹配困境
首先,不同利益主体的选考博弈困境。当前选考功利化现象异常明显,一切为分数让步、为考试让步,个人专业选择、个人兴趣只能屈尊于分数,这种社会内卷化环境致使考生及家长发生心态畸变而出现功利化竞争的“田忌赛马”现象、成绩优异者霸占排名的“人人二考”与成绩较弱者避难的“物理冷门”现象等。另一方面,高校大类招生以及通识培养的举措与普通高中专业选择相冲突。再加之,高中生缺乏科学的、连续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学生选考科目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选考科目的偏差矛盾。
其次,学生多元选课需求与选择性课程的供给矛盾。由于资源条件、保障制度的多重限制与差异,致使有些学校无法满足学生多样的选课组合需求,选择性课程建设面临资源不足问题,甚至有些学校对于选修课的“拓宽、延展、深化”性质理解不到位,出现用必修、选择性必修课程暗中替代选修课程的“阴阳课表”,这些干预选科,甚至直接代替学生进行选课,挤压学生的选课组合空间的做法与高考选择精神相违背。
最后,走班教学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指导的不足。个性化专业化的学习指导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走班教学还存在很大的盲从性,选课时的焦虑与茫然、功利性随意性相当普遍,缺少专业的生涯规划教师和系统的专业培训,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的流动性增加了对学生可知性难度,个性化辅导明显缺失。学生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等集体育人功能弱化,学生实质性交流分享的机会减少,学生学情把握下降,双重班级的管理难度加大。
(二)考为导向的“变”与“不变”:教、学、考一致性矛盾
其一,统筹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可能困难。第一,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理解、要义掌握、标准运用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二,学校课程建设与育人目标、办学理念脱节,与国家全面培养体系的对接还不一致,缺乏体系构建,碎片化、点状式现象严重,学科化倾向过于突出。第三,对于国家法定的选修课程的理解与实施还存在很大偏差,校本课程开发与设置的能力、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上还远远不够。第四,教师还较难把握各学科关键表现的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成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重要依据还需探索与研究,教、学、考的有机衔接不够,育人合力欠缺。
其二,普通高中教学改革探索的自身惰性。新高考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新教材的叠加实施,对传统高中教学带来了必然的形式变化与内容变革,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整个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力度来自外部的压力明显多于来自高中自身变革的内容动力,改革的热情与探索的主动性明显不足。一是对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组织管理应对不足,资源、师资、条件、管理的综合限制致使走班教学的“形”在而“神”无,作业质量设计和测试还没能真正抓住选择性课程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的根本目的。二是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教学基本要求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形成省级层面准确把握课程教材指导意见转换为各学校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管理规范还需要探索。三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整合、融合还有较大的空间,基于学情的数据库建设和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利用还没能很好指导个性化教与学。四是区域联合、校际联合教研机制还未真正形成,专家引领、名师带动的校本研修途径仍需扩大,县级高中面临理念转换、方法创新与实践改革。
其三,教、学、考关系秩序的翻转惯性。新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打破了考纲、教纲不一致的弊端,实现教什么就考什么、考为手段、教为过程、学为中心的目标追求。但是,考试的高厉害导向依然左右着课程改革精神的实现,影响着课程教学的运行,应试教育处处彰显着“魔力”,会把教学演变为考试的训练场,把课程变为应试准备的材料,把教育异化为追求考试分数的“考试操练”,最终走向“考什么就只能教什么,教什么学生只能学什么”这种颠倒考、教、学之间关系的悖论逻辑。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重”与“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第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之难。一是综合素质量化衡量之难。综合素质是德、是美、是劳、是体、是智中不可量化、可见又非见的要素。可测之难在于综合素质的不确定性、个性化与发展性。二是综合素质记录考察之难。综合素质评定记录之难在于时间的长期性、任务的复杂性与成长的变化性,记录考察需多方协同、持续跟进、全面记录。三是综合素质质性比较之难。综合素质的静态复杂性和动态多变性决定了素质的可比性弱,比如拾金不昧与助人为乐就不具备道德上的可比性,哪怕同是拾金不昧也不能以量化加以机械地比较。可见,要想使综合素质评价走向形神统一、轻重一体依然是育人方式改革的难题。
第二,综合素质评价参考的量度之难。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申请材料真实性风险、评价效度风险、招生技术的专业性风险、评价人员的公正性风险、成本投入性风险,这些风险的叠加与共同作用会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参考的量与度。大学与高中的衔接问题是新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基本用于四个方面:高水平大学综合评价录取及自主招生的初试和面试、春季招生学校校测面试、秋季统一招生同分参考和专业调剂录取、高水平运动队艺术团等特殊招生报名审核。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游离在高校人才选拔标准之外。学生基础不同、禀赋有异、环境有别,其缄默认识模式是各异的,这使他们对于知识的衍生理解、批判阐释都具有特殊性,呈现出个性化的色彩。而高考只能针对学生对静态知识的记忆、再现和简单应用进行考察,考察结果中的“错误”可能仅是消极的缄默知识作祟。可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化普通高中选择性课程改革的关键,对于破除五唯顽疾、解决整体统一和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三、普通高中选考选课选学育人方式改革的优化策略
(一)价值共识:指向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选考引导
一要加强学生性向学业的监测与指导。实现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个性化针对性有效指导,首先,针对学生兴趣爱好、人格特点、学业成绩、专业性向、优势特色等建立立体完善的学生成长国家电子档案,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预警机制和引导机制,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为及时引导学生成长提供科学依据;其次,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培养一批热爱学生、精通心理、熟悉规律、懂得技术的专业化学生指导队伍;最后,成立国家省市校四级儿童研究中心,加强加快对学生性向学业监测与指导研究,让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
二要增强学生职业生涯体验与引导。首先,要通过借鉴英国的《全国生涯教育框架》、美国的《国家生涯发展指导方针》、澳大利亚的《生涯发展蓝图》、新西兰的《新西兰学校的生涯教育与指导》等欧美国家相对成熟的生涯教育体系,加快研制国家生涯指导标准,建立专业型社会生涯咨询机构,形成我国生涯教育师资的专业标准与能力框架。其次,要组建专兼结合的生涯指导团队,鼓励社会知名企业家、社会贤达、成功人士及生涯规划师参与生涯发展指导。最后,要结合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建立立体联动的职业生涯体验中心,探索学生生涯体验学分,让学生在职业体验中选择与规划职业。
三要建立高中与大学的全面有机衔接。普通高中与大学的有机衔接是国际通用规则,职业、专业、学业的连贯融通是有效引导学生选考的关键因素。不仅要制定相关政策深入推进大学与高中的合作机制,借助大学的专业力量和学术优势,研究学生成长规律,推进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而且也要探索体音美劳等特长学分纳入高考分数的体制机制,确保因才选拔,人尽其才,为每位孩子的成长搭建适合的平台,更要大胆借鉴世界先进的大学招生选拔制度,完善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和推荐保送政策,使学生的意向与大学培养目标相一致。
(二)素养优先:满足核心素养发展的五育课程融合
第一,确认五育融合的课程理念。五育融合课程理念基于人的完整性发展、知识的复杂系统性、实践的自觉能动性三个维度确立。其中,人生命完整性决定了课程融合的根本目的性和方向,知识复杂情境性决定课程融合的学科内外整合性,实践能动自觉性决定了课程融合实现方式的创新性存在。只有确立五育融合课程理念的素养优先体现的是“人”的标准尺度,知识与实践是“成人”之路径的原理,才能落实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落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与要求。
第二,领会五育融合的课程设计原则。五育融合课程的有效科学设计是实现学生五育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理想课程转化为学生体验课程和综合素养的核心。五育融合的课程设计既要遵循五育课程的平衡与充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又要考虑分科性与综合性、改良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原则,旨在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的关联互动、有机衔接。在遵从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合理架构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逻辑性、连续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五育融合课程设计可以通过单科优化原则、跨学科整合原则、融入社会原则和实践活动原则,实现概念统整、主题统整、事实统整、方法统整,让学生在知识传承创生融合中浸润学科素养;在社会生活互动融合中践行立德树人,学习活动体验融合中养成实践智慧。
第三,掌握五育融合的课程实施策略。五育融合课程实施策略可以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构建基于学校特色育人目标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框架内充分发挥学校的区域特色、文化传统、自身优势,构建切实可行的校本化课程体系;二是搭建五育融合课程协同推进的教研机制,充分发挥县域教研机构和学校教研组织的作用,研究、探讨融合推进的具体路径、方法,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三是形成五育融合课程持续改进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建立融合课程实施的课程组、教研组、年级组共同参与的监控机制和反馈机制,来检验融合课程的开发质量、实施效果,形成“开发—实施—评价—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
(三)学习为要:推进信息技术支撑的精准教学变革
其一,推进适应选课走班教学变革的数字新基建。全面推进新基建,将网络、数据、资源、平台、设施、服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维护、升级改造等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基础建设项目,建立持续投入机制和政府绩效考评。加快弥补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新基建短板,尤其填补偏远山区、海岛、乡村学校数字基建鸿沟。国家要加大对教育数字服务平台的研发投入,重点推进制约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教师个性化教学困点的攻关课题,实现成果共享。学校要树立数字思维观念,调动一切力量强化学校数字基建建设,借势借力构建并用好符合选课走班需求的数字基建平台。
其二,探索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的精准教学模式。精准教学模式体现的是“适性”“适材”“适时”“适量”的教学活动原则,让每位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内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塑造素养。具体说来,一是要学情精准,通过建立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志向、实践、活动的学情数据库和利用数据分析平台,真实直观了解学生的长项与短板;二是要课程精准,针对学情制定适合每个孩子的课程材料与课程进度,充分利用国家智慧课堂资源,适当借鉴改造转化为学校、教师指导学生的个性化课程方案;三是要方法精准,借助学生性向资源和学情资源平台及时监测、掌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高效教法和学法。
其三,构建课内、课外、网络“三位一体”的育人空间。选考选课选学改革下的走班教学对传统育人空间提出了严峻挑战,原来的物理建筑、文化设计、资源平台、网络资源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教学需求,育人空间的延伸与拓展、育人空间功能的升级与改造、育人空间的虚拟化构建必将成为当下迫切的课题。一是要改造当下学校建筑布局,充分挖掘教室、走廊、操场、楼顶等空间的育人价值;二是要充分借用国家智慧课堂资源、地方教研资源和网络资源,指导建立智慧教室、组建网络学习小组和网络教研组,形成研讨、咨询、互助一体的网络共同体;三是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农场、科研院所、高校等做好校本课程、研究课程、劳动课程、美育课程等,活化育人空间,从而打造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协同共生的立体育人空间。
(四)评价撬动:构建综合素质导向的特色育人格局
一是要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意义。综合素质评价指向传统量化评价的单一性、盲区和见分不见人的弊端,回归评价育人的初心与使命。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向是坚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把学业纸笔测试外很难或无法准确量化考核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作为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抓手的价值定位。
二是要把握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维度。传统以纸质成长档案为表征的评价模式与新高考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要求不相匹配,导致价值弱化、标准不一、记录随意、应用困难等问题。建立国家指导、省市统筹、学校完善,符合数字时代需求与教育要求的数字平台标准、评价模型标准、方法手段标准、内容指标标准是当下重要任务。可以尝试借鉴国际PISA、TIMSS测评来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量尺构建和结果解释,从指标体系层、数据实践层以及数字画像层设计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框架,整合并标准化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源数据,建立多源多维综评模型,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个体和群体综合素质数字画像,从而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诊断、精准预测,进而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学生个性化之策。
三要掌握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尺度。大数据思维驱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式转型是方法论层面上的变革,强调基于证据链的推断分析是评价的基础原理,个性描述、客观真实、科学有效、追踪应用是基本原则。综合素质评价要做到“见分又见人”,以量化评价的方法要做到程序规范、标准客观、方法恰当,充分挖掘数据分数与个性成长的证据关联。以质性评价方式的教师评语、学生自我描述、活动写实记录、反思性日志撰写来客观、真实、全面勾勒学生成长轨迹“自画像”,要客观准确附加佐证素材,避免弄虚作假;要及时常态,防止集中突击,做到一事一录;要统一规范,克服模糊混乱,做到可见、可测、可评。
新高考新课程新教学下,普通高中选考选课选学育人方式改革是一个综合系统复杂的重大命题,期待更多学界同仁探讨研究,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贡献学术力量。


上一篇:教育部举行年中推进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

下一篇:足迹 |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实验中学牢记嘱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擎红色火炬 点亮幸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