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学校行动”
发布时间:2021-12-07
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石,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呼唤“学校行动”。 回归育人初心,是建设高质量教育的前提。 什么是高质量教育?高质量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必须凝聚共识,才能找到高质量教育的出发点。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家长在网络上晒养娃成本,孩子从出生还没到初小学毕业,就已经花掉了100万元。家长很无奈的说:“我掏空了自己,却养不出优秀的孩子!”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样的孩子是优秀的孩子?如果我们在这个本源性问题不能凝聚共识的话,我们追求高质量教育就找不到方向,就没有出发点。92岁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教育是育人不是育分。”教育的本质功能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到底是什么?于漪老师的发人深省,如果我们不能走出应试升学本位的质量关,就不可能找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道路。 何为高质量教育?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个维度。第一,从教育对象讲,高质量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孩子的。第二,从学生个体讲,高质量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片面发展的。第三,从学生个性发展讲,高质量教育是个性发展、差别化发展的教育。第四,从学生发展水平讲,高质量教育是让每个孩子走向自我卓越的教育。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人人享有卓越教育”的理念,就是要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达到他自身可以达到的高度。我们必须在这样的教育质量观上形成共识,才能朝着建设高质量教育的目标出发。 最近,“双减”改革备受关注。有人说,只要有中考和高考负担就降下来了,校外补习就是刚需。我说,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是刚需?人格健全是不是刚需?2008年以来,我一直呼吁,教育必须坚持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必须承认教育的育人价值是有层次、有结构的。从人的自然存在意义上讲,教育必须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从人的生命价值的意义上讲,教育必须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从人就业谋生的意义上讲,教育必须培养人的核心素养。这三者之间既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又具有基础性和递进性。其中,身心健康是根基,人格健全是保障,核心素养是关键。人的发展,不可能抽离了身心健康去获得人格发展,不可能抽离了人格发展去追求核心素养。 尊重教育规律,是建设高质量教育的必由之路。 第一,坚持全面发展规律。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坚持全面发展内心并不认同。有人说,就好比如一个人的十指,每一个指头都不一样长,怎么能全面发展!其实,从教育规律层面来讲,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德行、智慧、审美、身心、劳动诸方面社会性的全面发展。这与人的特长发展不是一个概念。我们不是让每个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一样的发展。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结构是分区的,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人脑的智慧水平与大脑神经网络的联结有关,人的活动方式越丰富、多样,刺激大脑神经联结的物质就越活跃。这说明,人的教育越全面,越有助于促进人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山东省高中教育质量的监测表明,非常喜欢美术艺术的孩子和不喜欢美术艺术的孩子相比,学业质量高出了近40分。 第二,坚持身心和谐发展规律。今天,我们的孩子知识学习过度,伴随而来的是生活学习严重不足,带来的严重危害孩子们基于生活实践得到的社会性发展不足,对生活的意义感知不够。经合组织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涵盖了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万名15岁青少年。PISA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每周近60个小时用于学习,接近世界第一,但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排名倒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心理科学研究表明,严重睡眠不足影响情绪,情绪不良的积累会导致抑郁风险大幅度增加。我有一次去一所高中做随机调研,早上9点时走进教室看到很多站着听课的学生。我就问:“你们是在罚站吗?”孩子说:“如果我坐着听课,很快就睡着了。”我们的孩子的睡眠不足严重,已经严重危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我们讲,教育要坚持规律,尊重科学。 第三,坚持知行合一的规律。儿童的认知不像成人这样。孩子的认知不能光靠单一的听讲这样的认知活动来进行。我曾经请了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程同森老师在山东开展“让化学回归实验室”的改革,化学教学坚持让孩子先做实验再上课。结果孩子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异常的高,孩子们都早早就去实验室等待,看老师的眼神都变得亲切而激动。做实验与不做实验有什么不同呢?孩子们的回答很真实,不做实验就觉得化学离自己很远,很难记忆。做了实验之后,就有了更好的理解。这就是,未做不解,做后大悟,只听老师讲一知半解。 第四,坚持因材施教规律。当下的学校教育为什么同质化严重?因为整个教育都在围绕考试升学来运转。这是一种以“育分”为旨的教育!而“育人”与“育分”大相径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教育只有回到人,尊重每个我的独特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教育,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激活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希望学校应为每位儿童提供三种课程:国家规定的统一的学科必修课程+综合分类选择课程+实践育人选择课程。今天,人们都在谈论世界的不确定性,每个孩子的潜能在哪里确定吗?孩子未来的职业确定吗?孩子们应对未来世界不确定性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孩子们不断的在综合实践课程尝试学习中发展自己、找到未来。 人生下来是无知的,但并不愚蠢。愚蠢是后天的教育造成的。长期以来,我们推行的寻找标准答案的封闭教育,实质是扼杀了儿童好奇和创造性的教育。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无论是教师队伍建设,还是校舍建设、设施设备,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是,而我们的教育基本上还是讲练模式,讲授和练习占据了教育的绝大部分空间,这样的育人方式不变革难言高质量的教育。 著名地理教师王晶华是国家留学基金委第一批派到美国和英国学习的高中教师之一,她在美国学习了半年,听了美国中小学400多堂课。有一堂名为《大事年表:美国动荡的60年代》的历史课,美国人是这样上的:教师让学生先在计算机教室里用两节课做准备,然后要求两个学生一组在课堂上尽量用富有创意的方式展示、交流、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 王晶华老师感叹道:这样的学历史真不简单!原来死记硬背是一种多么懒惰而粗放的教学方式!这样的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自主探究等学习能力,而且学生的独立思索、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起来。这样获取的知识,学生自然能深刻理解,对知识的掌握也是最牢固的。现在,我们的教育基本上局限在低阶学习,即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的层次,很难达到分析、评价、创造的层次。而美国的教育是倒过来的,他们追求让学生在综合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构建完成思维训练和知识的掌握。 儿童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发现和建构知识,不是机械地从低阶学习走向高阶学习的,而是在综合的主动的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思维训练中同时完成知识建构的。我们呼唤教育哲学的革命:得其大者方可兼其小! 中小学考试评价,要从“贴标签”“搞排队”的竞争性教育评价陷阱中走出来!这种评价违背了教育的初心,扭曲了教育评价的功能,制造了日益严重的教育焦虑。评价是解放儿童的,评价是让儿童看见自己成长,评价是让儿童找到方向的。所以,我主张评价改革要从“结果认证教学评价”到追求基于数据的“成长型教学评价”。 配合教育部义务教育考试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写了一篇名为《摒弃分数崇拜,回归育人初心》的文章。现代管理学的开创者彼得·德鲁克在70多岁写了一本书《旁观者》,在书中他提到:“在教过我的老师当中,我认为一流的只有两位,也就是我小学四年级的老师——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9月学年开始时,埃尔莎小姐告诉我们,一连两三个星期都要进行测验和考试,看看我们学习的成效如何……听来虽然可怕,其实挺有趣的——她要我们为自己评分,并和同学相互打分数。考了三个星期后,她和我们个别会谈……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好?……现在,再说说你表现得不好的地方吧……你低估了自己的算术能力了……以前教我算术的老师常常骂我,因此我总以为自己的算术很糟,听了埃尔莎小姐的话,我不禁大为惊讶。”评价的目的就在这里,看见自己,找到方向,这是评价的初心和本质。教育教学评价只有回到育心初心,才能让学生找到目标和方向,进而激发出学习的内在动力。 最近,有一位老师给我写了许多信,我很感谢他。那位老师说,校园的民主环境塑造很重要。他说,“教师职称评聘的文件几乎年年都变”“学校里没有多劳多得,而是证件多报酬多。大家都是为证件工作的,不是为教育工作的”。他说,“教育权利的政治化和私密化带来的不公平性,影响非常大。学校有很多东西是不公开的,很多文件是不传达的”。他说,“教师是一种职业,是劳动者,应该受《劳动法》和《工会法》的保护”,等等。我们应该如何健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如何激发老师的活力?尊重老师的主体地位,真诚地听取他们的意见非常重要。建设善治学校,方能激扬教师活力。校长的权利不是无限的,校长必须学会让渡和分享权利,必须革新校长的权利观和领导观,要坚持由直接利益相关方行使管理权。 我们需要建立家校育人共同体,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凝聚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理念共识,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课程体系,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奉献全部力量。